2017 年回顧

2017年12月,買了厚被子前往小晶家,山路陟窄,沒有燈;低溫下,結了薄冰的路面,更是濕滑。

2017年12月,買了厚被子前往小晶家,山路陟窄,沒有燈;低溫下,結了薄冰的路面,更是濕滑。

无法可修饰的一对手.jpg

小晶和小婷

過去兩年,我代表仁德慈善基金赴中國內地上山下河走訪了很多山區學生的家庭,路途之遙遠,道路之陡峭,讓我明白即使我們在香港領綜援,即時一家四口擠住在12平方米的狹隘小間,但是相比於山區的孩子,我們己擁有很多。

在我拜訪的學生中,有一位名叫小晶的同學,今年12歲,住在離學校步行一個半小時路程的山上。從小開始,小晶父母不知所蹤,目前世上唯一的親人就是患有精神疾病的奶奶。幸運的是,有一位沒有血緣關係的70多歲爺爺一直在照顧她們,但是一屋3人基本都沒有勞動力。

小晶的同班同學小婷,她的家離學校更遠,每天上課需要走兩個多小時才能到達。學校校長在陪我們去她家采訪的路上,心痛得哭了。校長說道,小婷母親離家出走,父親不務正業,經常人間蒸發,對小婷不聞不問。小婷大部份時間都是獨自燒飯,學習,她居住的地方簡陋的不忍直視。

陝西紫陽縣和平小學靳校長和香港義工團有一個心願: 希望小晶和小婷每天不需要走那麼遠的路,不會被大雨淋和被雪打、不要再在家前的陡坡滑倒,不要再忍受不該經歷的孤獨。所以我們計畫讓靳校長在學校旁租一個房間給兩位女孩居住,然後請住在附近的家長幫忙照顧。根據靳校長的計算,二位女孩從今年9月至明年6月的房租,生活,以及其他費用共需人民幣7800元。而到了明年9月,她們將進入初中,就可以留校住宿了,並徹底解決了求學路途遙遠的問題。

8月初,我們在香港發出呼籲募捐,在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內,已有數位善長認領全數資助,解決了兩位女孩的求學路上的燃眉之急。


 

2018 年回顧

恩典教育中心的故事

2018年8月初我代表仁德到了緬甸仰光。

這個飽受內戰摧残的国家,在距离市区約一小時車程的城外区,正如你想像的,鄉村不但落後甚至有点原始,房孑是鐵皮頂,樹枝、樾葉、樹木堆砌的牆和地,不断接受着惡劣天氣的挑戰,衛生環境也差,我们就在這環境,跟祖書亞和他太太,瑪莉見面。

因為祖的一個夢想,他和太太帶領着60位学生,20名孤兒和一所尚未完工、簡單,粗造的義学,當時面臨经济危机,陷入困境。

義学校長祖書亞,年初籌得经费,買了地,蓋了一所1000平方呎的校舍,其實所謂校舍是最基本的四面牆和鐵皮頂。

到了6月中,学校還未建好,有20位內戰区的兒童被送到祖的家中,祖兩夫婦欣然接納,只是原本的計劃要調整,校舍內要加建房间,外面則多建厕所和淋浴間,這些支出和突然大幅度增加的食物用度,令他们措手不及,在我们到訪期间,祖曾表示再過几天就没有買食物的錢了。

機緣巧合,祖接觸了仁德。

這些孩子身處嚴峻的環境,但他们應該像其他孩子一樣,在安全的地方接受教育,而我们的捐款是可以改变這些孩子的一生


 

2019 年回顧

十一元的故事

很多支持仁德慈善基金的善長都知道,在仁德的辦公室放了一個募捐箱,隨時接受捐款。一天,辦公室來了一位7歲的小朋友,把11元港幣投到箱子裡。

被問到這11元是從那裡來的,他告訴我們,他爸爸經常會帶他出席慈善活動,也曾告訴他仁德在做的事,所以他也想學爸爸一樣,可以捐錢給仁德。在他爸爸的協助下,他把自已聽過和看過的笑話,遂一寫在紙上,向他的朋友和同學兜售,每個笑話一元。最後,他賣出了11個笑話。

這個讓我們覺得很榮幸的小朋友,名叫 Felix。他激勵着我們每天繼續努力去做一點好事。


 

恩典教育中心的故事2019

一年過去了,恩典教育中心,正在一步一脚印的成長着!

2019年,仁德的義工們先後四次自資探訪了中心。

年初,在《閱讀夢飛翔》文化關懷慈善基金梁偉明主席的指導下,恩典校長祖書亞為孩子們建設了圖書角,添置了書架和幾百本圖書。

四月初梁主席更是百忙中抽空,帶備教材,親自飛到緬甸培訓中心的老師,如何引導兒童讀書,及怎樣從讀書去啟發其他方面的能力,此中大有學問,老師們獲益良多!

五月份的一次義工探訪,令義工們親身感受到,孩子們在酷熱天氣下於室內上課的苦況。其中一位義工立即主動捐款,為校舍安裝風扇和空調,讓孩子們可以在一個比較舒適的環境下更專心的學習!

由於緬甸的內戰和頻繁的天災,祖書亞多次到邊境把兒童接回恩典教育中心。目前恩典的留宿兒童數目已增至59人。為改善孩子們的居住狀況,仁德啟動了緊急援助程序,快速地把資助金送到祖書亞手上,令他在短時間內就能建好中心新翼。現在中心有男、女生房間及沐浴室,煮食棚亦擴建了。連同不留宿的學生,中心每天照顧着超過120名學童。雖然中心每個月的經常性開支相對一年前增加了不少,但恩典的愛心亦擴大了。恩典的腳步不能停下來,仁德的步伐更要加速向前!


 

2019下半年

2019年下半年,香港的社會運動愈演愈烈,大環境也動盪不安,但仁德的義工仍照原定的時間表,分別在6月和12月滿懷期待,出發到陜西紫陽、四川通江和湖南張家界,進行每年兩次的家訪和資助金發放活動。

期待是因為孩子們的成長,總會帶來驚喜。

期待亦因為各種牽掛,而每次碰到新狀況,都會令義工們激動,我們只能表面冷靜,儘量幫忙!


 

有新衣服啦!

12月14日,我去了小涵的家,我儘量以輕鬆的態度去跟大家聊天,但其實我第一眼看見她,心就像被揪了一下,她穿了一件不合身,很髒而且有點破的外衣,我借故到她房間看了,她另外有兩件外套,可情況也是差不多。那天紫陽山上的溫度大概是5-6度,而最冷的日子還沒到呢!

當天下午回到城中,到處找價錢實惠且不花肖的大衣,找了好幾家,後來在一家童裝店裏正在選的時候,老闆聽到我跟校長在聊,他就說:我倉裏有些舊貨,你們看看,如果不嫌棄,我就捐給你學校。

結果校長和我拿走了三大袋全新的衣服,雖說是去年賣剩的舊貨,可都很漂亮、實用,老闆一分沒收,校長和我都笑不攏嘴。


 

岳婆婆的故事

我是一個母親,聽到這樣的故事,看到這個場景,淚就忍不住了!

岳奶奶結了婚,生了兩個男孩,雖是農家,不富有但還是快樂的。

那一天,大兒子才9歲,小兒子6歲,岳奶奶才30出頭,一顆不知從哪飛來的小石頭,把丈夫擲死了。悲傷中,好不容易把兩個孩子養大。因為文化水平不高,大兒子成家後,到四川的煤礦打工,3年前被倒下來的大機器打到,受了重傷,兒媳婦趕到四川,一邊照顧丈夫,一邊打官司,他們的兒子當年只有3歲,而這官司一打就打了兩年。兩年後,媳婦帶着岳先生和5萬元回紫阳,岳先生左邊身軀和下半身癱瘓,腦子受損。回家沒多久,媳婦拿了4萬元,再也沒回來!

岳奶奶其實也只有50多歲,小兒子也有自己的家和擔子,而她就獨力照顧6歲唸一年級的孫子,和坐在輪椅上,不能自理有癲癇的兒子!一年前拿到手上的1萬元,還有點;因為有房子,沒成立卡貧困戶;永久殘疾補貼還未完成程序,所以沒領到,就算有,一年就是3千到4千。

我會告訴學生,只要你努力,將來會過好日子,我可以告訴大部份的家長,撐着,黑夜過去後就是黎明,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該對岳奶奶說些什麼!母親說到兒子最近癲癇發作愈來愈頻密,除了擔心,就是傷心,而我就三番四次的跑到屋外去搽淚!

 2020年回顧

 
 

2021年回顧

 

 2022年回顧